2019年,我加入了南都观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阅读小组。看似被迫但实则兴奋地,啃着一本本晦涩难懂的书。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曾以为它们是只存在于思修课本中,“口号式”的抽象概念,竟能被我从书中发现新知。
有意识地看非工具书类的书籍,我的启蒙经验不到四年,大学本科三年级时才正儿八经开始看书。即便如此,愿意看的也多为小说文学,碰到论述性的哲思作品,脑壳疼得不行,思考让我痛苦。这样的情况下,随便拎出一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单里的书,就足以劝退我。若非恰好加入阅读小组,我毫无勇气翻开看似八竿子打不着我的大部头。
幸好,我以无业游民的身份进入阅读状态。无所事事的我只能在上海的社区图书馆里埋头苦读,一本书,一支笔,一叠写满笔记的便签纸,一杯水,一袋面包。每个工作日,图书馆里坐着零零散散的人,除了看报看书的社区老年人,就是备考CPA、公职的同龄人,亦或是做作业的小学生及家长。看着《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的我,显得有些奇怪……直到晚上8点,管理员闭馆,我才慢悠悠晃回出租屋,享受无所事事但精神满足的日子。
就是这奇怪的一年,恰好是我的本命年。一本书接力下一本,从一个社区,到另一个社区图书馆,在公交车、火车、飞机上,从上海,辗转云南、四川、陕西,又重回上海,继而漂泊至北京。体会过裸辞、求职、就业、被裁员、再求职、再就业,也经历了恋爱、背叛、分手、再恋爱……我曾妄想掌控自己的生活,却发现人生失序才是我的日常。唯有这书单里的20多本书,坚持标记着我的生活。
除了阅读本身,作为第三组组长,收集组员的读书笔记,是我坚持的重要动力。每当临界读书笔记的截止时间时,我最大的便利是可以提前看到其他组员的笔记,给我以新的启发和思考。当然,这样的福利也带来了义务,其中最重要的职责,是关注小组成员发起的动议、附议,并组织大家群内投票,共同协商本组决议,如更换阅读书目、延后读书笔记提交时间等。
在这样的组织里,我们践行着可能是最迷你的民主与自由的生活。
正如以赛亚·伯林在《自由论》中提到的,“人之所以可能理解其当代人、或者任何时代的人,人类互相之间可能彼此沟通,有赖于某种‘共同价值’的存在。”
虽然有几位组员因为工作、学业等个人原因退出了阅读计划,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放弃了对某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共存彼此的价值的追求。记得有一位组员在年末仅剩一个月的时候选择退出,她坦言,“我好几次都是在一天或好几个小时内,就匆匆赶出读书笔记。本来想着就这么敷衍过去吧,但我感觉没有太大意义,不想再这样下去了。我该自己认真看看书了。”
看到她真诚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发自内心地钦佩和欣赏。无论是否参与阅读小组,无论是否坚持到人为设定的“最后一本书”,都不是评判我们是非好坏的标准。与之相反,在我看来更重要的,可能是每一次想要阅读的欲望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自觉”的要求和体现。
“文化自觉”的概念来自2019年的阅读书单里的《文化与文化自觉》,我被费孝通先生《寻根絮语》的故事打动。当他回忆起10岁前自己和母亲对话的片段时,他决定研究研究,为什么自己姓费?他追溯到嬴姓和姬姓两个源头,寻根寻入黄河下游的先秦时代民族和文化交流。为什么自己出生在江苏吴江?他发现涉及到了复杂民族融合中的人口流动。这种探索并记录下来的过程,被他称作“如下围棋、打桥牌一般的日常脑力操练,希望智力衰退得慢一点而已”,那时他正值83岁高龄。
我看时自愧不如,20多岁的我在社交媒体碎片阅读时代经常浅尝则止,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理所当然,不去追问一个为什么,如果追问又回答不上来,内心感到愧疚和折磨。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也许每个参与过、或即将参与南都观察阅读小组的伙伴,都能拥有这样的心境。
球球
南都观察2019年读书小组三组组长
参与规则:
1. 参与者须首先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或《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并根据《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第五章(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第七章(分析阅读的四个规则)的指引撰写一份读书笔记;
2. 请于4月12日23:59之前将以上读书笔记及部分个人信息提交至报名表单:http://lxi.me/99xvl(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表单;为保证文件顺利提交,建议通过电脑浏览器上传;如果表单提交一直显示失败,请将文件及姓名、微信信息发送至邮箱 guancha@nandu.org.cn);
3. 编辑部将根据读书笔记的提交时间,选取前60位笔记合格的报名者,随机分为四组(提交完《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书笔记之后,你可以继续阅读下一本《有所不为的反叛者》,等待主办方的确认通知);笔记合格但未被选入者,会收到另外的通知邮件;
4. 每本书的平均阅读时限为两周,参与者须在规定时间前提交读书笔记,未按时提交者须在小组内罚款,并于下次笔记提交截止日前补齐所欠笔记;未按时提交笔记三次的,将退出读书小组;
5. 书单中具体图书对应的日期为笔记提交日,须在规定日期之前读完、撰写读书笔记并提交给小组组长;以上图书的阅读安排只是为了有所参考,小组成员可以经过决议更换其他任何图书。
我们所希望的,是让这次的阅读计划和阅读小组成为一些指引,让我们找到一些炬火,它可能来自著述者的热情和火光,可能来自同辈的分享和鼓励。希望它们是结实的,富饶的。
希望你也找到炬火,用这些能量让自己燃得更明亮一些,保持热忱,保持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