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四年后黯然退场,特朗普给美国留下了三重打击

程迈
2021-01-20



特朗普这四年,在2020年初以前,曾经因为他推出的一些具有短期刺激效应的经济措施,例如保护国内制造业、放松政府对市场的管制、减税措施,使得美国经济站上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点。

但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使得美国经济陷入到1917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特朗普执政以来的经济成就化为乌有。在没有在经济上“让美国重新伟大”的同时,特朗普这四年可谓让美国人对美国民主,让世界对美国、对美国代表的民主政治,都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打击了美国人对美国民主的信任


1月6日,一群乌合之众般冲破警察的封锁进入国会大厦,国会议员们在警卫的保护下抱头鼠窜逃离会场,最终四名抗议者、一名警察死在了这个“人民的议事厅”。


全世界的人们看到曾经的“民主灯塔”美国陷入如此混乱的场面,只能用目瞪口呆、瞠目结舌来形容。随后,脸书、推特都封禁了特朗普的网络账号,并展开了大规模的删除网络争议消息的举动。


▲ 2021年1月6日,特朗普的支持者冲破警察防线,暴力闯入美国国会并进行破坏。这场暴乱在当天共造成5人死亡,震惊世界。 © 德国之声


选举民主、言论自由一直是美国引以为傲、向外输出的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在特朗普即将下台的时候,有关选举不公的争议、被滥用的言论自由,却成为美国民主政治实践中一个永远无法抹去的可耻历史记录。


特朗普执政四年,美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不信任情绪不断膨胀,而且从两党的所作所为来看,可谓一丘之貉。


早在2016年特朗普意外胜选、还未就职时,联邦调查局就启动了对特朗普竞选活动是否存在着违法活动、尤其是是否存在着串通俄罗斯政府的调查。这些调查活动直指特朗普当选的合法性。时至今日,民主党都没有明确承认特朗普是通过合法公正的选举上台,这与迄今为止特朗普一直没有承认败选、宣称是民主党偷走了他的选举如出一辙。


有关通俄门的调查历时两年、花费了4000万美元,最终的穆勒报告只得承认,没有充分证据表明特朗普的当选是俄罗斯政府干涉的结果,使得特朗普可以理直气壮地宣布,对所谓通俄门的调查只不过是民主党对他的政治迫害。


但是民主党并没有善罢干休,反而更上一层楼,很快以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的一次通话为由启动了弹劾程序,其目的就是要将特朗普定义为一个腐败、不合法的总统。弹劾案最终受阻于被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美国宪法中制约总统的核武器,成功地被民主党转变成了攻击政治对手的小石子。


▲ 特朗普在2019年被曝出在与乌克兰总统的一通电话中,施压对方要求其帮助调查拜登父子的“黑料”。这被民主党人抓住了把柄,并于2020年1月在众议院通过了对特朗普的弹劾案。© Foregin Policy


特朗普在发表当选演讲时,曾惺惺作态地呼吁美国人团结起来。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面对落败的民主党,特朗普能够表现出一定的和解善意,两党的观点分歧虽然不会消失,但是双方总归还是可以当互相尊重的体面的政治对手。作为一国的总统,特朗普也需要以国家大局出发,忍辱负重地努力将人民团结起来。


但是事实显示,特朗普也远非善类。面对民主党人的攻击,他上任后立刻以牙还牙,将民主党所有反对他的举措和言论,都描述为服务于党派私利的行为,将任何批评他的媒体都斥责成人民的敌人。


你来我往,最终在2020年2月初的总统国情咨文仪式上,众议院议长、民主党人佩洛西索性在特朗普演讲结束后,当众面目狰狞地撕毁了特朗普的演讲稿。在特朗普的刻意引导下,美国的政治领导人们都不再考虑体面、道德表率这些要求了。


▲ 2020年2月4日,特朗普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演讲。在演讲结束后,国会众议院议长,民主党人佩洛西当场撕掉了特朗普的演讲稿。 © usatoday


这种政治撕裂的进程,在新冠疫情爆发后进入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本是一场不具有政治含义、可以让国家团结起来的公共卫生危机,最终却演变成进一步加剧美国分裂的重大事件。


在疫情早期的每日新闻发布会上,特朗普与记者之间的互相攻讦成了全世界媒体的狂欢。在疫情迟迟得不到控制、防疫措施一点点摧毁他的经济成就时,特朗普迅速将疫情政治化,将各种防控措施描述成民主党抹杀其经济成就的阴谋。听到这些言论,一些本来就不理解防控措施的民众,索性持枪上街游行去“反暴政”。


这种互相抹黑最终在11月份的选举中达到高潮。选举前的民调已经显示特朗普几乎没有胜算,特朗普最终的表现其实还要好于预期,可是特朗普还是将失败归责给民主党的选举欺诈。当一直受共和党控制的佐治亚州也确认了他败选的结果时,特朗普依然在推特上疯狂地发出对民主党偷走了人民选票的指责。


很多美国人真的信了美国总统的话。据统计,在投票支持特朗普的选民中,有近四分之三的人真的认为是民主党以欺诈方式赢得了选举,这意味着有近35%的选民不认同这次总统选举的合法性。


▲ 在2020年大选中,拜登最终以306张选举人票获胜。在被认为是传统深红州的佐治亚,拜登在计票尾声实现逆转,成功拿下该州。 © NBC


面对此情此景,连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纳尔最终都与特朗普决裂,并在1月6日国会两院批准选举结果的会议上发言,警告他的共和党同事们,如果任由质疑选举公正性的情况再发展下去,美国的民主将走入“死循环”。


几分钟后,特朗普的支持者冲入了国会大厦。

打击了世界对美国的信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成了世界秩序的主要缔造者。冷战结束之后,它更进一步承担起国际秩序领导者的责任。一时间,美国在全世界扮演着世界警察的角色,破坏国际秩序看起来就在是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在好莱坞大片里,外星人入侵的第一站永远是美国,拯救世界的永远是美国的超级英雄。 


美国世界领导、世界警察的角色,都被这四年特朗普的所作所为颠覆。


四年前,还在竞选过程中的特朗普明确提出美国优先的主张,宣布当选后将改变所谓“对美国不公正”的贸易格局、驱逐非法移民、退出巴黎气候协议。美国之外的人们都将其视为笑谈,视之为特朗普根本没有资格当选的证据。在这种看特朗普笑话心理的背后,是世人其实已经默认了美国世界领导角色的心态:要是哪个做老大的明确说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这样的老大还做得成吗? 


谁知道特朗普竟然成功当选,而且当选后竟会一项项地兑现竞选承诺:退出巴黎气候协议、废除各种贸易协定、四面出击发动了针对全世界的贸易战、修建边境墙、阻止部分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的人口入境…曾经霸气的美国队长,现在成了锱铢必较的市井小人。


▲ 特朗普在视察美墨边境墙,这也是特朗普在2016年大选中的重要选举承诺。 © Vanity Fair


在特朗普上台前,美国一直是全球化、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积极倡导者,这两大发展趋势也构成了冷战后国际秩序的基调。引领世界经济学发展的美国学界,也在不断地强调贸易自由化将促进全世界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共赢。但是特朗普蛮横的贸易战攻势,却在反复向人们传输“国际贸易是零和游戏”的观念:在国际贸易中获益的一方,将以另一方的损失为代价。


在美国优先的口号下,特朗普在处理对外问题时,基本上抛弃了美国推动缔造的各种国际多边协商机制,而是采取一对一的双边谈判方式。


当特朗普发现有的国际多边机制不能实现其利益时,他会毫不犹豫地退出这些多边机制。于是在过去四年,美国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气候协定、世界卫生组织,甚至威胁要退出世界贸易组织。


而且四年过去,回过头来看,这些单边行动基本上都没有带来特朗普主张的利益。退出世界卫生组织,没有让美国更好地控制新冠疫情。发动的贸易战,没有让美国经济从中受益。据统计,2019年美国的货物贸易赤字为8640亿美元,比2016年多了1000亿美元。


但是他打击了世人对美国的信任。


人们也许会说,民主国家只不过是对一国内部人民负责的国家,一国之外其他人的说三道四,不是民主国家领导人需要考虑的问题。


但是新冠疫情在美国的肆虐,也严重打击了人们对美国国家治理能力的信心。


疫情发展之初,美国的医疗资源严重短缺,世界第一强国的医护人员们只能将垃圾袋改装成防护服,哀鸿遍野;疫情进入中期之后,整个国家的防疫措施依然严重缺乏协调,联邦与州政府、州与州之间常常各行其是。


▲ 2020年9月,《时代》杂志当期封面变为黑色边框并标注出每日死亡人数,以纪念因感染新冠而去世的20万死者。现如今,美国新冠感染病例死亡数已突破40万。 © TIME Magazine


特朗普甚至自己反对自己提出的防疫建议措施、带头拒绝戴口罩、带头散布反对社交隔离措施的言论,助长了许多美国民众不配合防疫措施的态度。这种混乱、低效的疫情治理状况,将美国国家治理能力的严重不足直白地暴露在了世人面前,甚至不如一些发展中国家。


人们不禁困惑,曾经的灯塔,这是怎么了?

打击了世界对民主制度的信心


特朗普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做世人的灯塔。


执政四年,除了誓言脱欧的英国首相约翰逊,特朗普与其他美国传统盟友、西方“民主国家”的领导人关系都不大好,这从特朗普在各种国际峰会上形单影只的形象就可以看出来。


相反,特朗普却不断向一些西方社会眼中传统的非民主国家主动示好。


在与俄罗斯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时,当被问及俄罗斯是否干涉了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特朗普公开表示更相信俄罗斯官方的说法,而不是美国情报部门的报告。


在与朝鲜举行会谈时,特朗普公开赞扬对方是一位了不起的领导人,连这甚至使对方的脸上都流露出“大爷你太能忽悠了”的尴尬笑容。


▲ 特朗普在任期内一共与朝鲜领导人有过三次见面。他也是美国历史上首位与朝鲜领导人进行会晤的总统。 © TIME Magazine


2018年,长期以来批评沙特王储的《华盛顿邮报》记者卡舒吉,被报导在沙特驻土耳其大使馆被沙特特工处死并肢解。调查显示,沙特王储很有可能是这一惨绝人寰谋杀事件的幕后主使。但是为了保持与沙特的良好关系,尤其是保证刚刚签订的军事交易大单不致落空,特朗普政府没有深究沙特政府的责任,只任由沙特处理了一些低级官员了事。


与“坏孩子们”走得很近、对卡舒吉事件低调处理,这些都极好地表明特朗普对向外输出人权、民主、言论自由等美国价值漠不关心。在特朗普口中的美国优先,看来真的就是美国的经济利益优先。


原来像美国这样民主灯塔国家的领导人,也会对所谓的民主价值毫不在意。


从特朗普执政四年采取的各种措施来看,特朗普所谓的“使得美国再度伟大”的主张,真的就是想让美国回到过去,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回复美国过去的社会结构,所以他要驱赶非法移民、打击少数族裔。


特朗普眼中的美国精神,就是最初立国的美国白人精神,特朗普在其任期内对爱国主义的强调,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任何对美国的批评,都有可能被特朗普乃至美国右翼斥为不爱国的体现。


原来一个有着悠久民主政治传统的国家,也会变得非常狭隘和排外。


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暗含着对选民素质的信任,认为只要向选民提供充分的信息、给予他们充分的判断自由,选民总会做出对国家有利的决定,体现出集体的理性。


而且民主国家的人民,因为有了当家作主的自信地位,所以对于国家的其他成员,甚至对于其他国家的人民,也会表现出宽容尊重的态度,绽放出美丽的人性。所以像有的西方学者曾经断言,西方国家的民主制,是人类发展出的最优政治制度,历史至此已经终结。


在这种假设下,人们在看到其他国家实行以西方国家为模板的民主制度,却无法复制西方国家的理想状态时,常常以“人民素质不够”作为解释。


但是特朗普治下四年的美国,却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一个世人眼中的民主灯塔国,也有可能是极度自私的国家:民众之间相互自私、对待其他国家高度自私,哪里有什么美丽人性的绽放。


原来在像美国这样有着悠久民主政治传统的国家中,也依然会有各种短视甚至愚昧的群体。发生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不发达国家中的政治闹剧甚至丑闻,同样会发生在美国。


▲ 2020年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后,特朗普始终没有承认自己败选,而是声称民主党人偷窃了选举结果。 © Twitter


难道说,理性善良选民群体的假设,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而且民主政治的实践,也不一定会催生、扩大“好孩子”的人数?


最终,当特朗普的总统时代终于终结于2021年1月20日的时候,因为疫情,拜登让自己的支持者不要来首都参加就职典礼。因为对抗议活动的担忧,华盛顿特区的市长让人们远离首都。在2万多名国民警卫队士兵的护卫下,拜登终于坐上被特朗普占据四年的总统宝座。


面对这样肃杀的局面,有些人可能会问:这样的民主,它的前景何在?而拜登上台之后,他未来的执政前景如何?他是否能够改变美国目前面临的尴尬处境?让我们拭目以待。



关键词:
TOP